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
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成长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不断强化学生践行“博学善思 躬行致知”优良学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促进我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现就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工作举措,协同推进“三全育人”纵深发展,凝聚相关部门和各学院(所)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努力开创学风建设新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工作思路。突出学风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树牢“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的思想观念,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教稼务本 求实创新”校风的统领下,用“敬业精业 问辨求真”的教风带动学风,用严格规则引领学风,用自主意识内化学风,用辅导帮扶推动学风,用身边榜样激励学风,用综合评价培育学风,强化学生“愿学、好学、乐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工作举措
1.加强思想价值引领,激发学习动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协同育人效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的观念,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勇担强农兴农使命,争做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将学风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安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正学风人人有责,学风正人人受益”的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博研论坛”“谨研讲坛”“悦研沙龙”研究生学风建设体系,引导研究生将专业所学应用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当中,培养强农兴农使命担当。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教风带动学风。夯实第一课堂主体责任,明确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教师要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工作规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课堂纪律,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多环节设置,落实学生答疑、课堂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安排;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落细落实,充分发挥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发展,用教风带动学风。
3.强化生涯规划教育,细化学业发展指导。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有机融合,依托《大学生生涯规划手册》,分年级、分阶段、分类别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不断完善生涯教育体系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掌握生涯规划方法,明确大学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做好个人学业规划,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尽职履责能力和业务水平,着力解决好学生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理性分析自我、明确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行动方案。进一步落实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党团班组织制度,强化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面对面约谈工作和走访学生宿舍工作要求,了解学生学业发展个性化诉求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4.抓好专业思想教育,厚植学农爱农情怀。学院(所)要激活特色优势,积极实施协同育人提升计划,紧抓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充分运用专家教授、知名校友等育人资源,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观实验室、走访就业实习基地等方式做好专业解读,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授课或指导科技实践活动的机会,展现专业魅力与重要价值,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学工干部要解读好学生教育管理相关政策,用好毕业生就业去向等数据,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树立专业学习信心。
5.巩固诚信教育,规范学习行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规范学生行为表现。抓好学生素质能力测评“品德修养”模块考核,将学生学习行为和诚信行为表现与评奖评优挂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和“考”的关系,避免功利化的学习动机。持续开展科研素养提升系列讲座、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宣讲活动,筑牢科研诚信底线,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提升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
6.加强日常管理,严明学习纪律。着力推动“学习纪律强化月”“学风建设主题月”两大精品活动高质量开展,持续涵育优良学风。严格落实学工干部随堂听课看课和班级学风评议员查课制度,全面了解学生上课状态,强化日常学风督导。抓好学生教育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坚持严管厚爱的工作思路,对违规违纪学生开展“四必谈”工作,引导学生向上向好发展。坚持制度牵引,把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表现作为学生素质能力测评“行为修养”模块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学生良好学习纪律意识的养成。
7.强化阵地建设,拓展学风建设渠道。巩固学术阵地,引导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走上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造文化阵地,规范和加强学术性社团建设力度,发挥学术性社团在学生知识扩充、能力锻炼和情操陶冶的积极作用。用好网络阵地,通过校园网、微信、微博、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将学风建设典型作为“辐射点”广泛宣传,引导全体学生见贤思齐、砥砺奋进。建设社区阵地,加快推进社区党员活动室品牌化发展,持续抓好“星级文明宿舍”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阵地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拓宽学习阵地,坚持大一新生集体晚自习制度,在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室、图书馆等资源的基础上,在南北校区各开放1个学生食堂用于学生晚自习,全力保障学生学习条件。
8.树立标杆榜样,发挥先进典型作用。以学校荣誉校园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学风建设先进奖励激励机制,加大校级“优良学风示范班”“学风建设成效班”和“学习之星”评选规模和表彰力度,强化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和经验交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强化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学生党员领航计划,组建学生党员“领航学习团”和“红星讲师团”;持续推进学生党支部先进创优工程和“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特色品牌活动;严格落实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和党员结对帮扶,激扬榜样力量,强化传承带动。
9.精准开展特殊群体帮扶,提升思政育人温度。深入开展特殊群体学生排查,全面掌握学业困难等特殊学生基本状况,为精准帮扶提供科学依据。依托学校学业发展中心实施学生能力素养提升工程,全力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严格执行学业预警制度,完善家校联动机制,强化双向互动沟通,合力做好学业预警学生的跟踪帮扶和转化。
10.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各学院(所)主体责任。各学院(所)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学风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围绕学风建设大局担当作为,制定具有学科特色的具体举措。工科类学院要进一步强化科学研判,提出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确保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和课程通过率明显好转。
三、工作保障
1.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一体化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构建学校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和各学院(所)齐抓共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学风建设合力。党校办、组织部和教务处统筹做好校领导、院处级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组听课制度落实;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抓好教风建设;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工部、研工部负责做好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宣传部、团委负责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学风建设加强舆论引导;信息化管理处负责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后勤等其他部门做好支持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各学院(所)作为学风建设的直接责任单位,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学风建设工作,学院(所)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本单位学风建设工作。
2.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学校、学院(所)、学生班三级监督机制,开展经常性的教风、学风督查,加强过程管理,做好实时反馈。加强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考核,具体包括:将教风、学风建设有关指标纳入学院(所)工作考评;把学风建设情况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考评重要内容;把班团学风建设情况纳入学院共青团工作考评;把优良学风示范班建设情况作为各类学生先进集体评选主要条件;将课堂管理及课堂教学效果纳入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加大学风建设相关工作研究,鼓励各学院(所)依托专业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学风建设工作品牌,力争在新发展阶段凝练形成学风建设新发展经验。
3.营造良好氛围。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所)要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利用报刊、电子屏及网络等手段,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宣传力度,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各分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党支部、团支部要带头做好学风建设工作,成为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充分发挥好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共同构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出彩”的良好育人局面。
四、其他
1.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校党发〔2017〕86号)同时废止。
2.本意见由学工部(处)、研工部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