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公开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目录» 教学质量信息» 就业指导
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法
信息索引:jy-2021-1231002公开目录:教学质量信息 - 就业指导
发布机构:就业指导中心发文字号: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学生办实事为抓手,以就业育人为目标,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毕业生价值引领和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按照学校就业工作指挥部提出的“站位要高、信心要足、跟进要快、思路要新、服务要细”的工作要求,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千方百计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就业工作责任

学校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挥部总指挥,校、院、就业中心三级就业工作体系耦合发力。一是推进构建全员抓就业、促就业工作格局。校党委书记、校长先后4次主持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指导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铆紧责任链条。二是强力推进监督检查,层层传导压力。每周向全体校领导、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学院(所)“一把手”发布就业情况通报,校纪委对工作落实不力、进展缓慢、成效不显著的单位主要领导开展约谈,督促各单位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工作谋划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扎实推进工作落地。三是学院(所)就业工作指挥部切实发挥就业工作主体作用,积极推进研究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教师、校友等群体参与全员就业,切实将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努力推动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二、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就业育人新格局

学校把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统筹党政合力,探索建立“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一是成立“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一体化教育党工委”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建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6个教研室,强化综合育人功能发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持续加强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落实,探索形成“4321”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工作模式,出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进一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三是守好第一课堂主阵地,开设《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必修课,编制《大学生生涯规划手册》,出台《关于加强学生生涯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四是探索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预警机制实施方案》,修订《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实施纲要》等制度措施,通过多点发力打好“组合拳”,形成“大思政”就业育人格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和择业观,主动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统一,服务国家战略。

三、健全指导体系,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立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积极构建贯穿本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一是多形式开展就业育人活动。组织开展“逐梦青春”就业育人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24365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举办就业大学堂、职通未来简历大赛、心动offer作品大赛等品牌活动,选树基层就业学生典型,组织拍摄《我和西部有个约定》宣传片,编印《我们的就业故事》,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讲好西农就业故事。二是通过能力实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建立职业发展能力实训室,开设职业测评、简历优化、沟通表达等10个方向的能力实训课程和每周29个时间段的一对一职业辅导,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三是加强研究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创设“研职讲坛”,举办研究生职业发展系列讲座,教育引导研究生处理好学业、毕业和就业的关系,1.6万人次的研究生线上线下参加学习。四是开展选调生考试系列培训。聚焦毕业生政治素养、考试竞争力开展系统性培训,累计辅导1600余人次,有效支持毕业生投身国家地方基层项目。五是建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学校生涯教育课程师资、实训辅导师资培训,有效推进各学院(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计划,通过选聘企业HR、杰出校友,担任职业指导师、创新创业导师等方式,不断扩充就业指导师资力量,提高学校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

四、深耕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紧密围绕毕业生求职需求,加大传统优势学科的市场深耕,深化与重点区域、行业标签企业的合作,为毕业生提供量大质优、精准高效的校园招聘岗位资源。一是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靶向开拓市场,强化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区域对接,延展和深挖优质市场资源,先后赴广东、广西、山东、新疆等地龙头企业开拓市场62次,通过电话、网络、“云就业平台”等途径,主动邀约优质用人单位到校招聘。2021届毕业生就业秋季和春季双选会中,500强以及上市公司占比均超过50%,东营、厦门、石家庄、烟台、滨州、中国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等以组团方式来校揽才。二是坚持服务精准化和智能化,利用“就业信息网”和“西农就业”网络平台,对招聘信息进行分类,精准推送到专业学科毕业生。各学院(所)根据学生求职需求分类创建QQ群,利用公众号,设立就业服务团队等方式,确保就业信息传递不留死角。三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破除校内外就业资源区域阻隔,为2021届开通就业直通车22次,服务约1100人次学生前往兄弟高校参加现场招聘。四是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组织毕业生春秋两季双选会、硕博士专场招聘会等大型招聘会4场,举办畜牧兽医等行业招聘会8场,举办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行业专场招聘会等网络招聘会2场,联办、协办陕西省联盟招聘会8场,专场招聘会超过1000余场,学年内提供线上线下就业岗位超过140万个。

五、服务乡村振兴,担当强农兴农使命

学校充分发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围绕“智力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主题,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引导、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到乡村振兴一线长才干、做贡献。一是修订《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创业的奖励办法》,将“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志愿服务边疆建设优秀毕业生”纳入学校荣誉表彰体系。二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开展“基层就业引领讲坛”“栋梁计划训练营”等主题活动,选编《行走在基层的西农人》书籍,先后举办“携手·未来”优秀青年校友论坛和“学史强信·赋能担当”校友论坛,依托校友资源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毕业生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情怀和使命感。三是瞄准涉农行业龙头和标签企业开拓市场,与中国三峡集团、牧原集团、陕西粮农集团等多家标签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四是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先后赴宁夏、广西、贵州等8省(区)等组织和人社部门开拓“乡村振兴战略”高层次人才市场,与江苏泰州等地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推动毕业生到当地基层单位实习实践,促进高校和县市人才资源的互联互通。举办“乡村振兴·智力支撑”为主题的校地合作论坛,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校地合作共赢。

六、学党史办实事,精准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

结合“我为师生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惠及重点群体毕业生的举措落地见效。一是建立校党委统筹,分管校领导主抓,学院(所)具体执行,相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先后印发《关于加强2021届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2021届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工作的通知》,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把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抓紧抓牢。二是建立“一生一档”帮扶电子台账,学院(所)党政领导、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力,优秀校友、合作企业、学生党员、职业发展咨询师为协同的精准帮扶工作队伍,通过“一对一”“包干”、优先推荐、个别推荐等方式精准实施就业引导、岗位推荐、跟进服务。三是学校为356名2021届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拍摄“最美求职照”,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开展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和普通话训练营等,通过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切实解决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经济、心理、能力等方面问题。四是持续跟踪服务,学院(所)针对未就业重点群体毕业生开展不断线的指导服务,主要帮扶领导持续跟进,确保实现充分就业。经过努力,2021届有就业意愿的原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残疾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100%。

COPYRIGHT ©201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   信息管理:党委校长办公室   网络维护: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技术支持:107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