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公开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公开网 > 信息公开目录 > 教学质量信息 >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信息索引:jw-2015-0109008公开目录:教学质量信息 -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机构:教务处发文字号:

  2011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围绕学校“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突破口,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学校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于1934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含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

  学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基地8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野外台(站)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50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部级野外台站6个。2011年新增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9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基地2个,农业部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及实验站15个,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1个。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共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5项,培育出目前世界小麦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碧蚂一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育苹果优良品种“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1项,参与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选育国审植物新品种2个,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7项;发表SCI、EI、SSCI论文1039篇;获批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项目142项,科研项目合同经费4.8亿元,到位推广项目经费5782万元。

  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2005年以来,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全国50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先后在西北地区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14个、示范基地和专家大院83个,开辟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化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有千余名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成立有“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英农业可持续发展协作网络”、“中奥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日杜仲研究所”、“普渡大学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交流平台;2006年发起创办的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现已在国际农业科技界产生重要影响。学校是外交部和国务院港澳办首批授予外事审批权的28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留学基金委重要签约单位,每年选派200余名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出国深造。学校设有国际学院,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2007年开始招收留学生,2011年年底有来自31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124人。

  二、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传统,遵循 “诚朴勇毅”的校训,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本科教育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某个领域发挥骨干作用的创新型学术精英人才、农业产业化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主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现设有23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以农为主,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65个,其中农学14个,文学2个,理学8个,工学25个,经济学4个,管理学9个,法学3个。2011年,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21904人,占各类全日制学生的76.04%。建校70多年来,为社会累计培养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2万余名,有14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

  (三)招生情况

  2011年本科招生专业56个,录取的理工类学生平均成绩高出一本线26分,文史类学生平均成绩高出一本线15分。高出所在省一本线1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91%,高出所在省一本线2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64.8%。生源质量较2010年有明显提高。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截止2011年12月31日,学校共有教职工4568人,其中教师1875人,教授414人,副教授523人;博士生导师308人,硕士生导师821人,生师比18.2。学校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比例为44.4%,较201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年龄在45岁以下1348人,46岁至55岁之间464人,56岁以上63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71.89%、24.75%、3.36%。中青年教师构成了教师队伍的主体。

  2011年学校落实“人才强校计划”相关项目及专项经费共6000万元。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5人,选聘具有国内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94人,选派61名教师赴海外著名科教机构访问交流,134名教师和18名实验技术人员到国内一流科教机构进修学习,45名教师在职获得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有非本校学历的占72%。截止2011年年底,学校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50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3人。

  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规划》,狠抓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做好师德修养、学术修养、教学修养建设,为学校长远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2011年,全校90%的教授(在岗教授100%)承担了本科教学任务,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17.8%,同时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

  学校积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2011年,学校对140名新进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岗前培训,组织到试验站实地考察,使其尽快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学校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位新进教师配备导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思想关、教学关及科研关,使之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坚持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校的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了比赛,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断提升。坚持“学生评教”,对246名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开展教学水平评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

  (二)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11年,学校有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室)58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有科教仪器设备6.24万台(件),价值6.62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科教仪器825台件,价值2.97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4万元。先后投资2.7亿元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了31个杨凌区内、22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1年,学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745.8万元。投资2745万元用于教学实验室建设。其中投资745万元启动了“生物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完善了生物工程专业的5个专业基础实验室,构建了功能较为完备的生物制品和生物药物工程能力实训平台;投入1500万元在南校区建设了2910 平方米温室群;投入500万元用于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与补充,缓解了部分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不足的问题。

  2011年,投入1100万元进一步完善各校外试验示范站配套设施、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本科学生教学实习功能。其中投资500万元,新建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教学实习与培训楼1700㎡,使试验站接待实习学生的能力从20人提高到了90人;投资400多万元,新建茶叶试验示范站综合楼、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实验冷库、水产试验示范站饲料中试车间等相关设施;投入经费200多万元,建设猕猴桃试验示范站、茶叶试验示范站、葡萄试验示范站、青海乐都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的田间数据监测与远程服务系统;在8个试验示范站(基地)建立了田间数据监测与远程服务系统,有效提升了试验站科研数据采集能力和远程教学服务能力。9个试验示范站在开展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科技培训的同时,承担了学校园艺、动科、林学、经管、资环、葡萄酒等学院近1400名本科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图书资源建设与利用

  学校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有阅览座位2250个,其中电子阅览座位588个,全部对师生开放。提供图书流通、书刊阅览、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网络检索、多媒体阅览、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服务、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等多项服务,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NO4)。

  截止2011年底,馆藏纸质文献总量210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66.9万册(外文图书18.46万册),中文刊合订本16.85万册,外文期刊合订本13.97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10.8万种,其中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2万余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38万余种,中外文数据库101个。年订购中文印刷型期刊1956种,报纸117种,外文期刊164种。

  图书馆对读者实行全方位、全开架的服务,周开放时间达到98小时,网上文献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年均接待读者180万人次,年均借出量25万册次左右,生均图书64册,纸质图书利用率76.2%;图书馆网站访问量150万次,中文数据库访问100万次,外文数据库访问240万次,数字资源下载量920万篇。图书馆中文图书涵盖学校本科专业课程99.5%的教学教参用书,中文图书主体率达到83%,核心馆藏及研究级馆藏收藏率达80%以上。

  (四)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按照“优先保证本科教学运行,逐年提高教学投入”的原则,始终坚持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在基本建设中的优先地位,将教学经费投入作为重点加以保障,每年“四项教学经费”不低于学费收入的30%。2011年,我校本科“四项教学经费”支出3449.65万元,占学费收入33.99%。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1574元,其中本科实习实验经费生均803元。通过“985工程”项目投入教学改革、教学实验室的经费近5000万元。

  学校重视学生的奖励与资助,2011年发放专业奖学金1000万元,国家助学贷款809万元;发放奖助学金2847万元,贫困补助400万元,总额达5056万元,受助学生达10199人次,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6.35%。

  (五)校舍状况

  学校占地面积4.43万亩,建筑面积 93.62万平方米。有教学行政用房47.8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59平方米,教学实验室使用面积5.86万平方米,生均实验室2.03平方米。有各类教室437间,总计4.07万个座位,其中多媒体教室224间2.12万个座位,英语语音网络教室1244个座位,制图室21间,专业画室18间,教学用计算机8306台。2011年,新增校园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18间1600个座位、教学用计算机626台,开工建设5万多平方米的理科综合大楼。

  (六)运动场所

  学校不断加强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场馆建筑总面积13.54万平方米,包括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2个,体育馆1个,篮球馆1个,游泳池3个,篮球场48个,排球场28个,标准足球场2个,乒乓球台143个,网球场12个,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验室等。各类室内外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开放程度和利用率高,能充分满足本科教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各单项体育协会活动和体育竞赛的需求。2011年本科生体质健康测试一次性达标率为93.93%。

  (七)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及信息化建设平台,开通拥有1200多个AP热点的校园无线网,校园网覆盖各校区所有学生宿舍、以及教学科研办公区、教室,较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需要。2011年,学校对主干网络进行了改造和升级,使校园网主干达到20G,出口总带宽2500M,有数字资源70TB,各类核心设备超过百台;建成IPV6下一代互联网,IPV6应用数据流量居西安高校前列;建成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启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建成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课程7569 门,开通以来总访问量790万人次。建成了学校数据中心,搭建了数字校园基础平台,集成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安防等数字校园20个信息系统全面投入使用;教务管理系统围绕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功能得到不断升级和完善,成为本科教务运行管理的重要保证,为教学改革和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我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第一要务。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一)以调研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

  思想和观念改变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认识,学校分两个调研小组,分别以党委书记张光强教授和校长孙其信教授为组长,副校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对全校21个学院(系、部)和14个野外实验站进行本科人才培养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师生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剖析制约办学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梳理加快发展的思路举措。通过调研和研讨,全校师生提高了对本科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增强了教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责任心,同时,在野外实验站科技人员中进一步明确树立了研究型大学“教学的科研性与科研的教学性”的教学理念,提高了科研育人的责任感。全校师生思想统一,认识明确,齐心协力创建与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通过新闻网、校报、广播、影视等校内媒体,对本科教育教学的亮点进行深入报道,全方位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营造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校园网开辟“我为教学献一策”,校报设立“聚焦本科教学”等专栏,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试点引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分析社会对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现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文、法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65+8学分,理、工、农、经、管类专业控制在170+8学分。其中理论教学约占总学分的70%,实验教学约占总学分的10%,综合实践约占总学分的20%。将选修课的学分比例提高到30%,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必修创新与技能8学分。要求不同学科的学生交叉选课不少于8学分,强调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011年,学校“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带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内7个本科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充分依靠和发挥试点专业学院教授委员会的作用,贯彻落实“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试点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瞄准现代科学技术,重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依托国家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实施“2+X”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之相应的“两段三阶多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搭建了“素质拓展教育”与“创新能力拓展训练”等特色教学平台,在教学管理上,试行“教学约定制度”,组建了新的“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课程和新模式改革。

  (三)以内涵发展为重点,创建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

  学校紧密依托学科发展,将特色专业建设作为发挥学科优势、整体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在全面推进我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重点遴选建设一批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社会(用人单位)评价较好的特色专业,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并与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师资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国家特色专业为载体,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培育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教学名师和团队,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引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目前我校已经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

  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启动了“千门课程上网工程”,建设融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为一体的教学资源丰富、师生可以互动交流的网络辅助教学综合平台。73门次课程的任课教师自愿进行教学任务约定。通过不断探索和示范,倡导和实行“研讨式”、学生“自主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一批体现新内容和新教法的课程逐步成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大提高。制定课程质量标准,通过开展课程评估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完善核心课程建设。学校现开设本科课程2416门,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121门、校级双语课程63门,参与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近1000名,受益学生超过2万名。

  学校重视教材建设,坚持以学科发展带动教材内容更新,鼓励优势学科自编教材,出版了一批高质量、在国内有影响、突出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精品教材。2011年共主编出版教材23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行业规划教材7部。申报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60部。6种教材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2011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4种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学校一贯重视教材的选用质量,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近五年出版的新教材占教材总数84.3%以上,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四)建立了实践教学新体系

  2011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0年)》,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目标、六大模块”实践教学新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对促进学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推进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利用推广站点、推广基地以及专家大院的资源优势,结合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构建教学+推广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让学生进入推广站、基地以及专家大院,与生产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生产实践技能。

  打破学科和专业边界,整合贯通实践教学,实施综合性教学实习。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农林气象学等课程单一教学实习,实施生物学综合实习;整合养猪学、养羊学、养牛学、养禽学、家畜繁殖学等课程实习,实施动物生产学综合实习;整合耕作学、育种学、栽培学等课程实习,实施植物生产学综合实习;整合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课程相关内容,实施生物技术综合实习。

  全面推行“工程训练”实习。农科、理科、经管文法类专业安排1周工程训练实习,工科类专业安排2周工程训练实习,机械类专业安排4周工程训练实习,所有本科专业学生均安排工程训练实习,增强现代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五)以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学校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011年学校设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65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7个,其中重点攻关教学改革项目1个,重点项目3个,一般项目3个。教师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60余篇,其中《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教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6篇。表彰奖励校级教学成果奖42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六)实施大学生国际视野拓展计划

  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并把加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作为学校“985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巩固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爱达荷大学的合作,进一步推进本科生2+2留学项目。学校与国外12所知名高校开展本科生“2+2”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选择本科毕业自费出国攻读硕士学位或通过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的“优等生项目”攻读硕士学位,也可参加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暑期欧洲夏令营项目、中兴大学、嘉义大学交换生项目等出国(境)学习项目。2011年,本科生出国(境)攻读学位、被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录取攻读博士学位,参加“2+2”联合培养、硕士联培、欧洲夏令营,赴美带薪实习、欧洲奖学金短期访学等项目共计90余人。

  (七)实施大学生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

  学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竞赛中增长才干,在竞赛中孕育创新。2011年度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校第五届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校级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陕西省力学竞赛。各类学科竞赛参赛学生总人数达 2300人,参与率11.2%。此外举办了工业品外观设计、家具设计、FLSH、软件设计、网页设计、数学建模、趣味化学实验等各种竞赛活动,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我校高度重视广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200万元,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择优资助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其学术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创新意识与能力、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2011年度共资助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641项,参加学生近3000余人。支持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74项,参加学生317人。

  (八)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坚持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2011年学校投入28万元,争取社会各项经费支持20万元,集中组织了49支服务队,其中包括2支国家重点立项团队,28支校级重点立项团队,2支赴全省百强畜禽养殖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大学生助理服务队,16支WWF秦岭青年使者服务队,1支WWF秦岭青年使者专家博士团,组建本科生与博硕士研究生服务队开展了以“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为主题的“万名学子进万村”寒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参与学生人数1.5万余人,开展各种农民基本农业知识培训100余场,专题讲座90余期,现场指导20次,涉及苹果种植、淡水鱼养殖、中草药规范化种植和销售、沼气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参加培训农民达1万多人,解决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问题200多个,建立绿色书架15个,发放各种科普资料、书籍1万多册,光碟300余张,捐赠各类生产、生活用品2000余件,捐赠药品价值约4000元,为推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学校选聘183名大学生担任杨凌周边农村的村主任助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也使大学生接受了一次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思想教育。

  五、强化过程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一)完善组织体系,形成管理合力

  学校始终坚持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明确规定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学院(系)党政一把手是学院(系)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学校把本科教学工作列入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每月召开一次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规定每学期校级领导听课不少于2次,处级干部及教学管理人员听课不少于4次,辅导员、班主任每周听课1次。

  (二)完善制度体系,实现规范管理

  学校坚持处级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实习跟踪检查制度、教学副院长和教学秘书例会制度、教学管理干部联系学院制度,及时协调和解决教学运行中存在问题,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通过开展试卷、毕业论文、作业、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专项教学检查,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实施教学评价和学业预警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坚持以课堂质量为重点,严把教学质量关。继续实施教师职称评审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全年对近200位拟晋升教授、副教授的教师进行了教学评价,对246位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水平考评。开展学生评教40余万人次,学生评教参与率达到98%,并组织督导组专家对2011年度评教结果排名前后10%的教师进行听课检查,学生评教及专家听课意见对相关教师进行了反馈,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

  2011年度,学校共组织督导组专家听课860余门次,抽查了660余门课程2.27万余份试卷,召开教学督导组专家、教师以及学生座谈会多次,了解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并及时对各项教学安排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调整。

  建立了本科生学业预警机制,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学业困难和问题进行警示,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联动信息沟通,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帮扶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开展院系教学评价,提升管理水平

  根据院系设置情况,对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对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优秀院(系)及特色显著院(系)进行表彰奖励,有力促进学院教学工作积极开展。

  2011年,学校组织各学院教学院长赴澳大利亚学习悉尼大学等5所重点大学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作法,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我校形式多样的多层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我校本科教学的质量。

  六、学生学习效果

  由于思想重视、思路正确、措施得力,近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一)毕业及学位授予

  2011 年全校有应届本科毕业生 4905名,其中4847名学生符合毕业条件获得毕业证书,30名学生获得结业证书,28人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对 4709 名学生授予了学士学位,授予率为97.15%。

  (二)免试推荐研究生

  2011年有1558人符合学校免试推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条件,1376人符合免试推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条件,占当届毕业生人数的53%。844人获得入学资格,其中校内录取学术型461名,专业学位224名,推荐校外159名。在校外接收的159名学生中, 138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985工程”高校录取, 27人被“211工程”大学录取,30人被科研院所录取。97名学生被教育部部属6所师范类院校接收攻读硕士学位。本科生培养质量得到国内著名高校的普遍认可。

  (三)获奖情况

  2011年参加学科竞赛共获奖163项,获奖人数182人,其中:其中国家级奖项3项,获奖人数10人;省级奖项15项,获奖人数35人;校级奖项145项,获奖人数145人。学生通过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研究,申请实用专利41项,发表论文29篇,其中19篇在核心期刊发表,4篇被EI收录,1篇被SCI收录。举办我校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168项,参与学生2000余名,在陕西省“挑战杯”竞赛中获奖19项。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得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为历年来最好成绩,显示了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毕业生就业

  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就业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2011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3.60%,其中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为33.88%,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赞扬。毕业生到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行业就业,以及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经济建设重点区域等地方就业人数增多。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2011年学校通过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等活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从知识水平(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适应能力、协作态度、创新精神),个人素质(个人诚信、爱岗敬业、谦虚好学、进取精神)等方面给予我校毕业生较高的评价。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为人诚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七、特色发展

  学校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依托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优势,围绕“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推广模式的建立,持续推进本科生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与产业示范相结合,支持学生进入杨凌示范区及学校试验示范站、基地开展综合实习和社会实践,建立了“专家教师指导学生,师生共同服务三农、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与农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形成了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的良好实践教学氛围,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今后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索建立适应时代背景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著名学者、教学名师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加强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培训和考核制度化。建立和完善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课题与课程的结合。

  (二)条件保障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校舍、仪器设备、科研平台等基础办学条件建设,完善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的机制,增强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能力。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教学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大力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促进本科教学的国际交流。

COPYRIGHT ©201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   信息管理:党委校长办公室   网络维护: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技术支持:107STUDIO